贾昊鹍,王正根.肝源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与药物治疗.[J].中南医学科学杂志.,2017,(2):201-203. |
肝源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与药物治疗 |
|
投稿时间:2016-09-16 修订日期:2016-12-28 |
DOI:10.15972/j.cnki.43-1509/r.2017.02.024 |
中文关键词: 肝源性溃疡 发病机制 药物治疗 |
英文关键词: |
基金项目: |
|
摘要点击次数: 666 |
全文下载次数: 707 |
中文摘要: |
肝源性溃疡是指在肝硬化基础上出现的消化性溃疡,是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,其发病率较单纯消化性溃疡者高。目前肝源性溃疡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,可能是门脉高压、肝功能不全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发展而成的。因存在肝硬化的基础,肝源性溃疡的治疗除抗溃疡治疗外,还需考虑原发病的治疗,治疗上存在一定的难度。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结果,对肝源性溃疡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特点予以综述。 |
英文摘要: |
|
查看全文 查看/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|
关闭 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