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鹄,肖建华.乙型肝炎病毒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相关性研究.[J].中南医学科学杂志.,2009,(6):690-692. |
乙型肝炎病毒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相关性研究 |
Relative Study on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With HBV Infection |
|
DOI: |
中文关键词: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乙型肝炎病毒 临床相关性 骨髓细胞 |
英文关键词: |
基金项目: |
陈鹄 肖建华 |
陈鹄(南华大学,第二附属医院,检验科,湖南,衡阳,421001) ;肖建华(南华大学,病原微生物教研室) ? |
摘要点击次数: 639 |
全文下载次数: 0 |
中文摘要: |
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(HBV)感染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(ITP)的关系,HBV感染的ITP患者的临床特征,及其对ITP患者治疗与疗效的影响. 方法 调查2006年1月~2008年7月在本院诊断为ITP并住院治疗的153例患者,用酶联免疫吸附法(ELISA)行HBV血清标志物检测,分析比较HBV感染组、阴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的一般资料、临床表现、实验室检查及治疗. 结果 ITP患者HBV感染率为23.5%;HBV感染组ITP平均年龄为46.12±10.3岁,且更易发生皮肤出血;HBV感染组骨髓巨核细胞总数少于阴性对照组,且巨核细胞成熟停滞阶段更早;HBV感染组的ITP单纯糖皮质激素治疗总有效率为25.0%,若伍用α干扰素(IFN-α)可提高总有效率至74.1%. 结论 HBV感染可能是诱发ITP的病毒之一;HBV感染的ITP患者更易发生皮肤出血,骨髓巨核细胞代偿增生性反应减低,且成熟停滞阶段更早;HBV 感染的ITP患者单纯用糖皮质激素疗效较差,伍用IFN-α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. |
英文摘要: |
|
查看全文 查看/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|
关闭 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