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丽芳,郭学彬,潘桦,李贤.非标本因素对凝血活酶时问测定结果的影响.[J].中南医学科学杂志.,2005,(4):573-574. |
非标本因素对凝血活酶时问测定结果的影响 |
|
修订日期:2005-07-11 |
DOI: |
中文关键词: 抗凝管储藏时间 标本放置时间 凝血活酶时间 抽血顺序 |
英文关键词: |
基金项目: |
陈丽芳 郭学彬 潘桦 李贤 |
解放军401医院,山东青岛266071 |
摘要点击次数: 726 |
全文下载次数: 0 |
中文摘要: |
目的 探讨抗凝管储藏时间、抽血顺序、标本放置温度与时间等非标本因素对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(APTT)的影响。方法 分别用储藏0、0.5和1年的抗凝管按抽血先后顺序保存门诊正常体检人员的抗凝血液标本,离心,在室温(19℃)和4℃冰箱条件下放置0~36h,检测APTT值。结果 使用过期抗凝管(储藏1年)与使用保质期内抗凝管(储藏0年和0.5年)相比,所测得APTT值明显升高,其差异有显著性(P〈0.01)。抽血先后顺序对APTT值影响不大(P〉0.05)。在室温下(19℃)标本放置36h APTT开始升高(P〈0.05),4℃冰箱内冷藏24h APTT开始升高(P〈0.05)。结论 为保证APTT测定结果的准确性,宜选用保质期内的抗凝管保存标本,标本放置时间不宜过久。 |
英文摘要: |
|
查看全文 查看/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|
关闭 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