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兴斌.急性心肌梗塞QT间期离散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.[J].中南医学科学杂志.,1997,(1):. |
急性心肌梗塞QT间期离散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|
|
|
DOI: |
中文关键词: 急性心梗,QT间期离散度 |
英文关键词: |
基金项目: |
赵兴斌 |
衡阳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!衡阳,421001 |
摘要点击次数: 736 |
全文下载次数: 1 |
中文摘要: |
通过测量65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QT间期离散度并与心绞痛患者和正常健康人对照,结果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室性心律失常(室性早搏、室性心动过速、室性颤动)、心源性休克或心脏摔死者QTcd:(91.6±24.6)ms,心梗合并心衰者其QTcd:心功能Ⅰ~Ⅱ故者为(80.2±15.8)ms,Ⅲ~Ⅳ级者为(84.7±22.3)ms,无并发症心梗者为(59.6±11.2)ms。有并发症心梗与无并发症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(P<0.05);急性心梗患者,无论有无并发症,均较心绞痛患者有显著性差异(P<0.05),与正常健康人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(P<0.01)。表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QT离散度是增加的,QTCd的变化可作为反应病情严重程度和预测心脏事件:室性早搏、室性心动过速、心室纤额、心脏猝死、心源性休克等的一个重要指标。 |
英文摘要: |
|
查看全文 查看/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|
关闭 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