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惠宇.血小板平均体积在腔隙性脑梗塞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.[J].中南医学科学杂志.,1996,(2):. |
血小板平均体积在腔隙性脑梗塞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|
|
|
DOI: |
中文关键词: 腔隙性梗塞 高血压 MPV |
英文关键词: |
基金项目: |
刘惠宇 |
广东省粤北人民医院 |
摘要点击次数: 713 |
全文下载次数: 1 |
中文摘要: |
本文对51例经CT证实的腔隙性恼梗塞患者血小板平均体积(MPV)进行了回顾性分析。经分组比较表明:血MPV指标,腔隙性脑梗塞组和单纯高血压组与对照组比较,差异有非常显著性(P<0.01),且腔隙性脑梗篡组非常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组(P<0.01)。提示MPV增大是致腔隙性脑梗塞的重要原因之一,并探讨了MPV增大在腔隙性脑梗塞发病机制中的病理作用及临床意义。 |
英文摘要: |
|
查看全文 查看/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|
关闭 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