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瑾慎.“衡州花鼓戏”源流考[J].,2014,15(2):10-14 |
“衡州花鼓戏”源流考 |
|
投稿时间:2014-03-12 |
DOI: |
中文关键词: 衡州花鼓戏 草根文化 地方戏 传承谱系 传承人物 |
English Keywords: |
Fund Project: |
|
摘要点击次数: 1047 |
全文下载次数: 1405 |
中文摘要: |
衡州花鼓戏肇始于南宋,其雏形是一种叫“车马灯“的民间歌舞,定型年代已经找不到确切记载,正式版本发现于明嘉庆年间,形成流行于清同治年间。它是以衡阳地方方言为舞台语,结合地方农耕文化和民间劳动生活,融合山歌、傩舞、木偶戏、皮影戏等艺术提炼而成的湘南花鼓戏一流派。其声腔以其本土唢呐调子和川子调为主,音乐活泼开朗、高雅、激昂,载歌载舞,表演方式多样。活动范围分布甚广,省内有衡阳等湖南20多个市县,省外流传至广东、江西等地。可查考的职业戏班有荣华班、云开班、会元班等9个。 |
English Summary: |
|
查看全文 查看/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|
|
关闭 |
|
|
|